常言道“三人成虎”,又有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华林园会本就是举朝瞩目之事,安王选了一名寒门子做属官已经震动中都,而南嘉公主因掳掠元昭被禁足的消息也被传扬开,本朝上至士族下至庶民,又都爱听爱传风月之谈,连带着元昭成为刘瑕属官的“内情”,也成了人们口中一时的谈资,不知叫中都多少女孩儿芳心碎裂。
这些闲话除了暂时还没人敢在正主面前传播,连天子都有所耳闻,是一日午后,胡福在为天子读奏章后,天子问他宫外最近有什么趣事,胡福便将这些话原样学给天子听。
天子畏冷,嘉禾殿里已经点上熏炉,刘从晟今年不过四十来岁,按理说是春秋鼎盛之年,但因为一直抱病,连久看奏折都会疲惫。
胡福学完话后,补充一句:“民间流言不尽不实,大多做不得真。”
刘从晟似笑非笑地看胡福一眼,道:“你直说阿虓那一件是流言,做不得真就行了,他是朕的儿子,眼看着长了这么大,朕不至于在这种事上瞧错他,就他成日琢磨那些事,哪儿匀得出心思想花月春风。”刘瑕字无瑕,小字阿虓。
胡福赔笑道:“陛下圣心烛照。”
“倒是元十六,他这几年跟阿虓真没有私交?”刘从晟问。
胡福回禀:“回陛下,确无私交。”
刘从晟已经看过线报,只是白问一句,案上放着厚厚一叠奏折,他一边在其中翻检一边道:“不为私交,那就是为鸟择良木而栖,人择明君而臣。”
天子还在人世,成国谁能在他面前称君?胡福惶恐地埋下头。
刘从晟倒像只是顺嘴一说,他捡出两封奏章一列摊开排在案上。其中一封来自吏部,奏请天子是否将姚越、元昭二人提入尚书台,担任右丞台郎;而另一封是来自边军的军报,内容清楚地写着南赵近日为西邺所灭。
嘉禾殿中沉寂起来,刘从晟拿起军报亲自看了一遍,他的目光凝在落款处,那是两个笔锋如刀的行楷——王茂。
良久,天子把军报一合放回案上,道:“等不得了,由他们吧。”
再说元昭,他已经在信王府住了九天,刘瑕的确说到做到,整个信王府都以上宾之礼待他。元昭在这九天里,大致弄清了刘瑕平常的行程。
本朝每五日举行一次朝会,刘瑕身兼有护卫京畿的云麾将军一职,所以每五天要入宫上一次朝。而不用上朝的日子,王府讲官会每三日来入府讲学,除掉上朝、讲学的其余时间,刘瑕则会换一身云麾将军服,骑马去中都城外西南方的军营,直到日落才回,若有线人报知中都附近有匪情,他就会一两日都不在王府。
元昭死皮赖脸要搬进信王府,就是想刘瑕拉近关系,现在每天面都见不上几回,还怎么变亲近?他想了又想,发现能利用的竟然只有用晚饭的那一点时间。
这一日刘瑕杀过人回来,沐浴后独自在书房临帖静心,婢女在外禀报元昭求见。刘瑕正心浮气躁,被禀报声一扰,下笔不由略重,本该轻盈的一撇便在纸上粗笨了两分,他反手将牙管往纸上“啪”地一按,一篇好字上登时拉出长长一条墨痕,满篇尽毁。
这一声颇响,在屋外的侍女不知书房中怎么了,不敢进屋查看,只能颤声问:“殿下?”
刘瑕看一眼自己袖子上溅上的墨点,把袍子脱下扔在书桌上,提步走出书房,换了身外袍去见元昭。
“刚刚弄脏了衣裳,去换了一身,劳小郎君久候。”刘瑕走进暖阁,向元昭笑道。
元昭是等了一阵,但他现在吃别人的、用别人的、住别人的,还想跟别人拉关系,自觉地站起身,说:“我也才刚到不久。”
刘瑕让元昭坐下,自己也坐下,询问元昭来有什么事。元昭早就准备好了理由,询问刘瑕自己入朝之后的职位,这件事刘瑕打算等朝廷的令旨下来再告诉元昭,顺便引元昭跟王纶见面,但元昭既然先问了,先告诉他也无妨。
两人谈了一阵,很快到用晚饭的时候,刘瑕便道:“就在这里摆饭,我跟小郎君一块用饭。”
元昭其实隐约感觉到刘瑕有点不耐烦,但他深知人跟人要熟起来,总得有交际,他要是一直不跟刘瑕有相处,那就别指望刘瑕能耐烦他。
等婢女们端了两份饭食来,摆在二人面前,元昭立刻后悔。
这一顿是他陪刘瑕用饭,客随主便之故,厨下依刘瑕的例给他准备了同样的饭食,其中有一道凉茄,茄子是前朝时一名僧人从天竺带回来的菜蔬,价格高昂,平常百姓极少能吃到,但元昭从小就讨厌茄子的味道。
依席间礼仪,对一道菜一筷子都不动,是在向主人表示对饭食不满。元昭也可以要求换一换饭菜,但一来一回,他今天跟刘瑕的这顿饭也算黄了,犹豫片刻,元昭还是夹了一筷凉茄,嚼也不嚼便吞下,然后拿起酒杯喝一口,压掉那股讨厌的味道。
刘瑕拿看元昭吃药一样吃饭,心情又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