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凌风又去其它的地方走了走,当他回到舰艏的时候,几个女孩子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甲板了。此时,日头已经升起很高,气温也升上来了,显得有些闷热难受。
地中海气候,表现为夏季干热少雨,冬季温暖湿润。此时正是盛夏季节,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在白天的时候,甲板上那是热得发烫,人在上面根本没法儿呆。
回到游艇里面,在空调机的帮助下,总算是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白天好不容易给熬了过去,在日头西沉的时候,“丹兴”号终于抵达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的大港。
大港是马耳他最大的天然良港,位于首都瓦莱塔与比尔古、圣格莱亚和考斯皮卡三座古城之间,港区海岸线长15.56公里,万吨货轮可进港装卸货物,年吞吐量为160万吨。港内有多处深水码头以及装卸、加油和储粮等设施。
马耳他位于南欧,意大利西西里岛南方90公里的地中海上中部。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面积316平方公里,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欧洲的乡村”。全国由马耳他岛、戈佐、科米诺、科米诺托和菲尔夫拉岛五个小岛组成,其中马耳他岛面积最大,为2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0公里。马耳他岛地势西高东低,丘陵起伏,间有小块盆地,无森林、河流或湖泊,缺淡水。
今天的马尔他,已不具重要的战略位置,而是一处著名的休闲度假地区,到处都看得到来自欧洲的观光客。虽然马尔他也有热情的太阳、清澈的海水、美丽的沙滩,以及璀璨的珊瑚礁,但是这些只是吸引观光客的一部分原因,马尔他最令人陶醉的地方,在于它独特的历史。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马尔他这样迷人的地方,在如此小的地方,却拥有那么多辉煌的考古遗址、文化古迹、传统建筑、手工艺品,以及各种标示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宝藏。
只是,曾凌风并没有打算在马耳他游览一番,所以“丹兴”号仅仅是在瓦莱塔停泊了一个晚上,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启程向东而去,直奔埃及的塞德港。
从马耳他到塞德港,路途遥远,即使“丹兴”已经加快了速度,但仍然是在第二天早上时分才抵达塞德港。
塞得港是埃及主要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世界最大转运港之一,埃及第二大港市,也是世界煤炭和石油储存港之一,赛德港省首府,被称为“埃及的香港”;它地处非洲和亚洲、地中海和红海的jiā接点;在苏伊士运河北端,地中海与曼宰莱湖之间人工填成的狭长条形地上。塞德港被很多人认为是埃及最美丽的城市,是埃及人夏日的度假胜地。那里有众多的旧式建筑,每一楼层都有的宽大阳台使这座城市显得与众不同。
当巨大的“丹兴”号在晨光之中驶入塞德港的时候,整个港口都沸腾了。这是因为“丹兴”号实在是太巨大了,是真正的海上巨无霸。在这之前,埃及人从未看见过如此庞大的游艇。
只是,“丹兴”号并没有在塞德港多做停留,只是补充了一些燃油,然后就驶进了苏伊士运河。
只是,在“丹兴”号刚刚驶离塞德港不久,一个阿拉伯人装束的中年人就把“丹兴”号经过塞德港进入苏伊士运河的消息通过电话送了出去,在电话里面说的内容,翻译成汉语的话,不乏大鱼之类的字眼。而在打完电话之后,那个中年人的脸上满是笑意。
很显然,“丹兴”号被某些怀有不良动机的人给盯上了。
当然,这样的事情,曾凌风以及“丹兴”号上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此时,他们正沉浸在苏伊士运河沿岸的美丽风光之中。
踏上苏伊士运河的堤岸,看着那滔滔流水,曾凌风的脑海中闪现这样一个问题:河中流淌的到底是什么?一时间,历史的镜头和现实的场景竞相jiā叠,浮现出这样一个答案:既有昔日悲愤的血汗,也有今天喜悦的泪水。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北起地中海边的塞得港,南止红海旁的陶菲克港,全长190多公里。运河通过地中海和红海连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紧扼欧、亚、非三大洲jiā通要冲。这样的运河,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价值。
埃及东北部是非洲和亚洲的接壤地带。早在四千多年前,埃及人就认识到在那里修建运河的必要据历史学家考证,公元前1874年,埃及法老苏努塞尔特三世曾主持开凿运河,通过尼罗河及其支流把地中海与红海连接起来。
这条“法老运河”开工仪式的画面,至今仍保留在卢克索的卡尔纳克神庙正面的墙壁上。这是埃及开凿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可是,运河四周都是广袤的沙漠,狂风卷黄沙,这条运河不久就被阻塞。后来的埃及法老,还有入侵的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都曾设法疏通,但没有成功,到公元8世纪竟完全毁弃。
现在的苏伊士运河,缘起于现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公元15世纪,葡萄牙人急于前往传说中“遍地是香料和黄金”的东方。他们发现了绕过南非好望角直达那里的新航道。但是,这条航道毕竟绕路太多,耗时费力。因此,后来的法国人和英国人都想寻找一条捷径。
1798年,拿破仑进占埃及,指示部属对可能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地峡进行测量。1832年,法国外jiā官兼工程师费迪南德莱塞普正式提出在这个地峡开凿运河。1833年至1837年,他在开罗任领事,极力接近并讨好埃及统治者,以“打通关节,成就大事”。1854年11月,他如愿以偿,从新任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那里获得开凿与经营运河的“特许权”。四年后,他发起成立主要由法国和埃及ī人出资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1859年4月25日,运河的修建在现今的塞得港破土动工。河道的走向没有选取贯通地峡的最短直线距离,而是利用天然的湖沼洼地,将沿途的曼扎莱湖、提姆萨湖、大苦湖和小苦湖串连在一起。虽然河道出现多处弯曲,但却大大缩减了施工量。
据塞得港和伊斯梅利亚城的运河博物馆里面保存的资料说,为开凿运河,公司从埃及各地雇佣了大量奴隶劳工。他们掘地全凭双手抡镐执锹,运土则全靠头顶与肩扛。他们终日劳作,忍受着政治胁迫、炎炎烈日、霍病痛“三重折磨与煎熬”。当时,埃及全国有人口500万,先后有220万人参加运河修建。运河原计划六年完成,但因气候条件恶劣,劳动工具简陋,历时十年才完工。为开凿这条水道,挖掘土石方7500万方,有125万埃及人因劳累而死。因此,博物馆人员说,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用双手抠出来的,用肩膀扛出来的,用尸骨垒砌起来的,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运河的开凿,使欧亚两大洲绕过好望角的航程缩短近万公里,是埃及继其古老文明之后对人类做出的又一历史贡献。
9年11月17日,运河正式宣告通航。可是,通航不久,埃及总督伊斯梅尔因财政困难就不得不将埃及拥有的运河股份出售。1875年,英国购买了埃及的运河股份,随后出兵占领运河区和整个埃及。这样,英国同法国一起就取得运河的长期控制权。在埃及土地上主要依靠埃及人民修建的这条运河,竟成为欧洲殖民主义者谋取ī利的工具。
从来不甘逆来顺受的埃及人民,决心把运河夺回来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此,他们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悲壮的斗争。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