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的汉中防御体系和阴平武都的防御体系是两个互不相通的独立体系,而且两者之间相隔的距离也比较远,根本就做不到统一指挥,只能是各自为战。
这样也就给了魏军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所以邓艾在制定伐蜀计划的时候,汉中这三路人马则他统一来指挥,而马隆和牵弘两位副都督则负责进攻阴平和武都。
在双方兵力的对比上,不包括守备军的话,魏军也和蜀军也是基本上持平的,汉中蜀军大约五万人,邓艾所率的三个营加上都督部直属部队,也正好是五万人,沓中武街驻守着蜀军三万人,而锐骑营和左卫营加起来,正好也是三万人。
曹亮治军一直走得就是精兵路线,兵不在多而在精,长期以来,魏国的野战部队一直维持在三个军团的规模,这相较以前魏国动辄四五十万的中外军编制,缩减了几乎近一半的人数。
虽然人数上是减少了,但魏军的战斗力却一直维持在一个强端的水准之上,而武器装备也是最为先进的,所以乍一听起来双方兵力持平,魏军做为进攻的一方,这仗还怎么打。
但实际上魏军的战力是要远高于蜀军的,就算做不到以一敌二,但至少也能做到打一倍半的蜀军是没有任何压力的,可见邓艾对牵弘和马隆进攻阴平武都还是有十足把握的。
牵弘这次直**平桥头的行动,也是邓艾事先制定好的,武街的守军只有五千人,守城的话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他们参与野战,这点兵力还真不够看的。
所以在邓艾的计划之中,这次西路两军的主要攻击目标还是沓中的钟会,牵弘进攻阴平桥头,完全是直指钟会的七寸要害,只要将钟会困在阴平,以锐骑营和左卫营的战斗力,将钟会全歼也不是什么难事。
牵弘进入到蜀境之后,一直严格地遵循着邓艾的计划,穿过孔函谷,沿着白水一路南下,直逼阴平桥而去。
这次牵弘率左卫营进军祁山道,也是带着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守备军的,不过以守备军的行军速度,是完全跟不上左卫营的,于是牵弘将守备军一路给留驻了下来,在白水沿岸的几处要地扎营安寨。
牵弘的目的也是十分的明确,那就是要利用战斗力不太强的守备军给他充当后卫,保证粮道的畅通无阻。
一旦魏军发起反击,这些守备军多少也能顶上一顶,尽管他们的战斗力不敢恭维,但做为一支防御性的队伍,打打防守战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至少也能给左卫营提供一些信息,支撑一下战局,给左卫营撤退赢得一些时间。
想要避免踩坑,牵弘还是有所准备的,他在身后部署了不少的人马,目的也是十分明确的,绝不能让左卫营陷入到蜀军的包围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