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楼船的体积非常庞大,方首船头,长约一百五十余步,宽有四十余步,如果上面全部采用木板平铺的话,那将会是极为的开阔的,飞马都可以在上面奔驰。
如此的修复,吴国的工匠当然也没有任何的意见,只需按照曹亮的兄吩咐行事即可。
只是他们都猜不透曹亮的用意,不知道曹亮修复这些没有楼层的楼船又有什么意义?
曹亮当然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意图让这些吴人知晓,就如同当初在西江口修建巨型投石车阵地,曹亮完全是在消息封锁的情况下建造成功的。
正是这种出其不意的效果,魏军才得以重创了吴军水师,为大队人马的渡江提供了便利。
而这次曹亮打造的,又将是新式的投石车,一种可以安装在战船上的投石车。
投石车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作,曹亮当然也很想拥有后世的那种飞机大炮坦克车,但依现有的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是根本无法建造出来的,所以曹亮只能是在现有的制造范围内不断地推陈出新,但这也足以颠覆人们的想像力了。
在曹亮建造成巨型的投石车来对付吴军的战船之时,多数人都觉得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毕竟投石车以前打击的,都是固定的如城墙一样的目标,而战船是活的,可以在水面上四处移动,投石车又怎么可以用在打船上面。
但曹亮再一次用事实打了众人的脸,渡江之战的成功,让人们不得不心悦诚服,原本投石车还能这么用!
只不过渡江战役也成为了巨型投石车最后的绝唱,这种固定位置的武器,最多也只能是用一次,下一次吴军有了防备,就不会再那么傻乎乎地列队齐整上来挨揍了,而且建造巨型投石车花费的代价,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这种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如何在接下来的水战之中对吴军继续能取得压制性的优势,单靠王濬的水军是办不到的,毕竟从战斗力上讲,魏军水师肯定是逊色于吴军的。
所以,想要对付吴国的水上力量,还得继续地想办法,既然投石车在水战之中可以发挥出极大的作用,那么曹亮便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那就是投石车上船,这下就可以让吴国水军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其实投石车上船,也不算什么新鲜的招数,魏军曾在蒲坂津的渡河作战之中,采用过这种方法,利用连环飞石车攻破了司马军的黄河防线,取得了渡河作战的胜利。
只不过当时采用的方法比较简陋,等于是直接地将投石车装在了战船上,或许这种方式对于并不太宽阔的黄河来比较有效,但对于浩大的长江以及强大的吴军水师,就需要做出进一步改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