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黄金屋

繁体版 简体版
1818黄金屋 > 我的农场在非洲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旱地祸福兮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旱地祸福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尼日尔的粮食紧缺情况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因为扩大了旱地的种植面积,所以尼日尔的农业粮食产量增加了10余万吨,等于是多出来了足够百万人食用的粮食了,他们一度成为西非干旱国家里面的粮食净出口国。

不过,有一句话叫做乐极生悲!

旱地开垦的多了,粮食虽然产量收获增加了,但是却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水土流失严重。

尼日尔上世纪的时候面临的土地沙漠化情况应该来说远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当时的雨季的时间还很长,地面水和地下水都十分的丰富,加上国家的人口较少,1965年的时候尼日尔只有365万人,所以粮食需求不大,各地的荒地很多。

所谓的荒地其实就是长了很多植物,什么草本植物,小型灌木、多肉类植物和大型乔木和灌木丛等等植物。

这些地方植物可以生长,农作物当然也可以生长,所以后来都被开垦成了旱地,不过这些旱地开垦了之后,这些植物就全部被破坏掉了,而种上去的庄稼根本就代替不了原先的那些植物,每到雨季的时候,裸露的地表就会受到雨水的冲刷,土壤流失的非常快,而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越来越严重,非洲的干旱情况也持续加重,撒哈拉沙漠向南扩张的速度增加的很快,于是尼日尔北部的地区便渐渐的变成了沙地、荒地最后变成了沙漠。

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尼日尔已经跟八十年代的尼日尔完全不同了,人口翻了四翻不说,耕地面积却下降了,而全国可耕种的面积也下降了,北部的地区不只是不适合耕种了,也同样不适合放牧了,牧民们南迁还加剧了民族矛盾……

原先的第二大省阿加德兹慢慢的没落了,人口大量的南迁,三十年的时间里面,首都尼亚美的人口增长了八十多万,这个速度在西非国家的城市中高居榜首,可见其国内的条件恶化之快。

而接踵而至的内乱使得尼日尔高效的政府也被摧毁了,所以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也不见了,因此,在这个地方还能够看到一片片的旱地,林全觉得很稀奇。

“老乡,这边为什么不种红薯啊?”

红薯是穷人的朋友!这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但是林全认为他很有道理。

红薯这种植物属于旋花科类植物,生长范围广,生存条件要求不严,它可以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很多地区,生长周期一般在四个月到五个月左右,基本上跟水稻差不多,但是产量很高,至少比水稻要高。

红薯的根茎叶之中,根就是果实,是主要的食物,而叶子和叶子下面的那根小茎其实也是可以吃的,在林全的老家那边,这就是两样菜了。

红薯抗病抗旱,营养价值也不错,产量也很高,关键是管理基本是放养,所以他不知道为什么这边不种红薯,因为唯一的影响因素就是缺水,但是这是在卡鲁河旁边的,水也是不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